當我們談論現代花藝的風格演變,不能不提到這股由新生代設計師掀起的創作浪潮。他們勇於突破傳統,不被既定規則束縛,願意冒險、探索,讓花藝不再只是節日或婚禮的點綴,而是變成一種日常生活中的藝術語言。在這樣的趨勢下,花藝不再只屬於「Florists(花店老闆)」,而是被更多自稱為「Makers(創作者)」的人們重新定義和演繹。
就如同上世紀八〇年代瑪莎・史都華(Martha Stewart)改變了美國大眾對日常美學的認知,讓鮮花走進家庭、餐桌與派對佈置,今天的這些花藝創作者也正重新賦予花朵「性感」與個性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來自美國維吉尼亞州的 Holly Heider Chapple——一位被譽為當代花藝風格革新的代表人物。她的作品讓人聯想到二十世紀初英國傳奇花藝設計師康思坦絲・史普瑞(Constance Spry, 1886–1960)的風格:不拋棄傳統,卻充滿原創性與生命力。
當你親眼看到這些手綁式花束時,便能感受到這種風格的魅力:粉紅玫瑰與白色繡球的柔和碰撞,搭配藍色的松果菊、紫色小蒼蘭,再以淡藍色緞帶繫起來,一束野性又溫柔的花束就這樣誕生了。
我常開玩笑說,當你開始見到那些幾十年前風靡一時的花藝技巧與美學再度回歸時,你就知道自己真的成為了「資深花藝師」。在今天這個追求個性與自然的時代裡,被稱為「花園風格」或「訂製花園風格」(Bespoke Garden Style)的花藝設計,捨棄了對花泥的依賴,改以針座、鐵絲或其他支架為基底,創造出流動感強烈、富有結構但毫不做作的設計。這些作品常常包含藤蔓、枝幹、盛開的大花與強烈質感的花材,讓人聯想到春天庭院裡剛冒出新芽的生氣。
這讓我回憶起1985年曾與兩位上世紀二、三〇年代的設計師——Dorothy Schroeder Newell 和 Leonard Saylor——同台示範。他們分享了在沒有花泥之前,如何用簡單的花網或線材來穩固花材。當年的設計理念,如今在「夏日花園新娘捧花」中再次被運用,只是這次,支架結構更加現代,能讓脆弱或短莖花材也能展現於大型作品中,令人讚嘆設計的演進與回歸。
有趣的是,這種新花藝風格雖新穎,卻也讓人感到一種懷舊的溫度。就像來自紐約布魯克林的年輕花藝師 Liza Lubell 所說:「我喜歡讓作品看起來像是剛從奶奶的花園裡摘下來的。」她經常在婚禮設計中混搭野花、香草與傳統玫瑰,創造一種質樸又不失高級感的氛圍。有一次她為一對喜歡露營的新婚夫妻設計婚禮花藝,在捧花裡加入了小松果與蕨類植物,連賓客都忍不住詢問是否能帶一束回家。
當然,除了 Liza,這股風潮還聚集了許多讓人欣喜的名字:Amy Merrick 的作品總帶著一點日式簡約;Alicia Schwede 用鏡頭記錄每一個花朵綻放的瞬間,也記錄了美學的靜謐;Franciose Weeks 將植物與蘑菇結合,創造出充滿森林童話感的設計;而 Susan McCleary 更是將花朵帶入身體飾品與時尚配件,讓人驚嘆原來花藝不只能放在桌上。
這一代設計師的靈感並非全然來自當代。他們的風格,追根究柢,都能找到 Constance Spry 的影子——一位在維多利亞時代的拘謹美學中,勇敢打破規則的女性。她主張花藝應該是每個人表達自我的工具,而不應被形式與傳統綁架。她曾說:「我真的很堅信,花應該是每個人自我表達的媒介。」她的這句話,直到今天,仍在指引無數花藝創作者勇於創新。
現在的我們已習慣把花藝視為浪漫的代名詞,但在 Spry 所處的年代,誰又會想到能將蕨葉、藤蔓與菜園裡的香草一同放進皇室婚禮的花球中呢?這種「不合時宜」的美學,正是她留給後世最寶貴的資產。
試想今天若你走進波特蘭的 Floral Design Institute,參加一場專業花藝認證課程,可能會學到的不只是構圖與技巧,還包括了這些風格背後的歷史脈絡與文化傳承。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年輕設計師選擇參加如 Holly Chapple 設立的花藝工作坊,不只是為了學習技巧,更是為了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創作者共同分享對花的熱愛。
當然,學習花藝不一定要走上專業之路。住在科羅拉多州的 Amy Cason 就是一位全職媽媽,起初只是為了在家中客廳擺上一點新鮮花香,後來透過線上課程與社群平台,逐漸成為一名備受歡迎的週末花藝師。她在 Instagram 上分享自家後院剪下的玫瑰與薰衣草搭配成果,吸引了許多家庭主婦和年輕人開始仿效,甚至接起了社區小型活動的花藝訂單。
如今的花藝世界,已不再侷限於花店玻璃櫥窗,而是透過社群媒體、線上課程與全球交流,讓每一個對花有熱情的人,都能找到自我風格與創作的舞台。
在這樣的潮流下,不論你是專業設計師、業餘愛好者,或只是偶爾在週末替餐桌插上幾枝花的人,我們都成為了這場花藝美學革新的參與者。正如 Constance Spry 所說的——花應該屬於每一個人,屬於每一種生活的節奏與情感。
花藝,不只是設計,它是一種態度,也是一種活得美麗的方式。
留言
發佈留言